地方债审计结果将公布
【导读】据了解,国家审计署在汇总了各省政府性债务数据之后,于11月下旬就债务审计工作专门向国务院汇报。此后审计和财政部门再次对账、修正,相关审计结果有望在近日(11日讯)公布。
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6月末,各银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.7万亿元。通过信托、委托贷款、发行理财产品等创新方式融资的规模不断增加,根据部分券商测算,这部分负债在2万亿至3万亿元之间。由于统计口径不同,最终被认定的平台债务预计不超过9万亿元。
根据《预算法》和《担保法》规定,地方政府不可直接负债,也不能为债务提供担保,在法律禁令限制下,地方政府控制的融资平台公司(如城投、城建公司)成为最佳选择,它可以巧妙地规避法律限制。在实际运作中,地方融资平台由政府组织成立,公司管理层多为政府官员,地方财政对平台进行注资,同时政府划拨储备土地,作为撬动银行和社会资金的支撑,建立一个“借、用、管、还”一体的投融资运行机制。
融资平台债快速扩张缘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实施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,此举是为了带动投资,拉动内需,让中国经济避免严重衰退。由于有地方财政担保、政府信用背书和高收益保障,融资平台的项目成为各家银行追捧的“香饽饽”。当时,融资平台资产重复抵押,银行多头授信、重复贷款现象严重。
决策层很快意识到这场资金盛宴带来的负面效应,2010年初,政策发生转向,央行收紧银根,银监会开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,但是这些并未让地方债增长有所放缓,相比以往,地方举债方式更隐蔽,成本更高、风险更大。
从两轮政府债务审计来看,地方融资平台的设立和运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,例如虚假出资、抽逃资本金,一些地方将公共设施注入到这些公司充当资本金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,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,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。同时提出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,摸清家底,可防范运行风险。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